Leading-edge stereoscopic vision technology enables robots to perceive full 3D space.
Integrate stereoscopic vision technology and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 to build 3D semantic maps and empower robots with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Input visual perception & cognitive information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engine to empower robots with decision making capabilities in autonomous operations
The robot offers users a more natur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 experience through stereo vision & deci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人类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但其中80%以上却来源于视觉。通过视觉,人体可以获取外界事物的大小、位置、明暗、颜色、姿态等信息,从而与周围环境完成交互。而对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各种人工智能应用而言,“视觉”的意义也同样比想象中更重要。
人工智能想要达到人类智能,困难的不是功能属性而是决策能力。即不按照固定程序,机器通过深度学习,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信息,便能做出智能反馈,从而完成特定技术动作,以达到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路径。
而要实现决策智能,首先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即“看到-识别-决策-行动”,其中精准的视觉环境感知则是一切的基础。
作为一门研究机器如何“看”的学科,AI视觉的本质就是研究环境感知问题,即对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组织,对物体和场景进行识别,进而对图像内容给予解释。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核心技术,已成为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
随着AI视觉潜力的不断释放,它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被开发。基于AI视觉开发的识别技术、目标追踪技术、导航技术、避障技术已成为了各类智能设备的前端通用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流水线控制、自动驾驶汽车(测距,导航)、安防监控、遥感图像分析、无人机、农业生产以及机器人等方面。
以机器人为例,AI视觉在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嫦娥探月工程中的无人巡航车便搭载了立体视觉导航系统,用于航行控制和路径规划。而除了应用导航以外,AI视觉还赋予了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
交互能力是机器人智能化的最大表现。在完成人机交互动作之前,机器人首先需要判断出人的交互意图。而对交互意图的识别包含了从底层到高层的多层信息处理,其中人体及关键部位的检测、识别和跟踪是理解交互行为的基础。利用AI视觉技术在三维环境感知&认知能力的优势,可将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检测、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给定相应的数据和标签提交到学习平台进行训练,提高识别精度,经过大量训练之后,机器人根据相应的识别可即时作出智能反馈。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关村服务产业联盟主办的2021 SHOW TECH活动中,来自全国的知名科技企业大咖纷纷齐聚北京中关村,共话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INDMEIND科技有限公司CTO 闫东坤在会上分享了公司目前的技术方向,并对现有的服务和产品做了一次深度的技术解读。
INDEMIND的核心技术是以AI视觉的为主,开发了高精度VSLAM算法、多传感器融合、视觉前端计算和高精度环境语义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并为机器人推出了可实现包括空间建图、导航定位、路径规划、智能避障、物体识别及智能交互等功能一体化的底层操作系统INDEMIND OS。
INDEMIND在算法上采用增量优化的方式,有效提高计算效率,降低处理器计算压力;在架构上,INDEMIND采用视觉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过高精度误差建模,以紧组合的形式,实现整体系统的误差估计及补偿,在各种光照环境及动态环境下都能得到高精度的定位。
在实际环境测试中,导航精度实现绝对定位精度<1%,姿态精度<1°,已达到激光方案同等水平。并针对持续使用过程中,可能由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产生的定位误差,INDEMIND开发了在线标定算法,可使测量精度保持稳定。
INDEMIND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可提供0.05-1.5m范围内误差小于1%的深度计算,构建三维空间地图,能够立体识别人、动物及十几种大类,上百种家居用品,物体识别精度<2cm,并能根据识别信息作出智能决策反馈,且通过配置业务逻辑实现跟随、看护、安防等智能逻辑,提升机器人人机交互/物机交互能力。
此外,INDEMIND视觉方案具备完善的SDK,能够快速接入不同平台系统;同时,提供标准化控制接口可快速迁入到硬件平台,能够极大地减少研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