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Center

2021-10-29 source:INDEMIND

构建技术产品标准体系,INDEMIND打造机器人全栈式解决方案

就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而言,建立统一化、规范化的技术产品标准体系是必然趋势。

近5年来,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实现了从0到1的质变,教育、清洁、接待、配送等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已达到222.2亿元,预计2023,将突破600亿元。

然而尽管成绩斐然,但与国外发展相比依旧有着不少差距,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作为工业后发国家,虽然中国的机器人专利数量得到惊人增长,但专利质量却不尽人意,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同时研发成果难以商业化,由于技术研发大多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是市场主体,导致研发重心更侧重于科研而非应用实践,不过随着政府部门的引导,这些问题正在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缺失,和其他成熟产业链相比,机器人的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硬件、标准化品质等急需完善,而要建立标准依旧要从问题的原点技术入手。

行业虽热,技术难破。如何建立一套标准的技术产品体系?

随着机器人场景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的不同背景的企业纷纷入局,机器人作为高进入门槛、高集成化的行业,这意味着技术是玩家们必须突破的第一道“坎儿”,而无论是自研还是寻求第三方技术供应商合作,在技术标准缺失的背景下,投入资金和研发周期都一直居高不下,

企业如同束手前行。

如何构建技术产品标准体系,INDEMIND已经深耕多年。推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完善技术、硬件、产品标准化,降低机器人的开发难度,释放机器人的更多应用潜力,是INDEMIND一直以来的目标。

作为一家专注于AI视觉及机器人底层技术研发的机器人行业关键技术供应商,INDEMIND得益于在VSLAM、组合导航等领域所拥有的全球领先的算法优势以及多年的机器人硬件开发经验,现已推出一套集底层系统、产品硬件、开发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产品体系。

标准不等于单一,打造机器人全栈式解决方案

INDEMIND机器人AI标准化产品不同于单一导航技术或底盘,它是以“系统+硬件”为基础的标准化体系,通过以底层系统为核心,配合场景开发的各种标准化模组套件(包含处理器、传感器、底盘驱动相关硬件等),进行有机融合搭配,实现“积木式”开发。开放式的标准化设计使它的组合应用极具灵活性,能够快速适配各种需求,全面覆盖家用&商用场景。

在标准化构成上,INDEMIND建立了软件架构标准化(INDEMIND OS)、硬件单元标准化(模组套件)、评价体系标准化,配合标准化服务流程能够高效满足机器人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导航、决策、智能拓展及底层驱动等各种技术需求,同时还提供硬件参考设计和量产设计服务等,是目前完善的机器人全栈式解决方案。

在功能实现上,INDEMIND OS机器人底层系统能够赋能机器人AI能力,为机器人提供完整、可靠的传感器数据处理、AI算法融合及业务逻辑执行能力,通过搭配不同的模组套件可为机器人实现导航定位、图像识别、路径规划、智能决策、底层驱动等核心功能。

同时,INDEMIND OS基于松耦合的标准化系统架构,通过SDK可快速调用系统功能计算资源,只需拥有入门级C++语言开发能力就可以基于SDK实现业务需求,产品复制成本和门槛都大大降低。此外,模组套件同样拥有标准化的控制接口,与系统实现统一配合,能够支持功能调取、应用开发,可快速接入上层平台,提升产品适用性。

“双减”之下,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3+1”的产品体系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和落地周期,从前期需求确认,到拿到样机预期30天,最终量产预期100天,能够使导航成本最多下降70%,整机成本最多下降40%,同时,企业的研发周期可缩短6-9个月的时间,节省80%接近千万级的研发成本,在反馈到整体运营成本后,企业就能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单元的研发及市场开拓,实现快速试错和市场占领。

标准化技术产品体系的构建不只是为了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更是产业链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标准化的技术产品体系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Prev:让机器人实现开发自由,是INDEMIND的目标 Back Next:服务机器人“大战”进入下半场,竞争焦点变了

Relevant news